我做副业这么多年,见过太多人听说“这项目早烂大街了”,就吓得缩回脚。可你猜怎么着?说这话的人,转头自己就扎进了人堆里开干。
人扎堆的地方才有肉吃
去年试水两个项目:
冷门小众的“冥想助眠音频”,折腾三个月赚了800块;
挤破头的“图书带货”,第一个月就赚了1万2。
后来才知道,那些劝你别做图书带货的“老师”,自己偷偷起了六个带货号。
竞争是面照妖镜
图书圈里有对冤家:
老王天天防贼似的捂着选品单,月入勉强过万;
老李专盯着老王店铺,他卖啥我就跟啥,月赚五万。
老李的秘诀简单得可笑:把老王爆款书的文案扔进AI,批量生成50个变种,专挑凌晨五点发——那时候老王还在做梦呢。
日更修罗场见真章
去年参加写作打卡群,开场500人热血沸腾:
第3天跑了一半(刷到爆文就焦虑)
第30天剩50人(阅读量差就停更)
365天后只剩3人
结果呢?坚持下来的三人,现在靠写作月均三万。有个半路放弃的,上周还私信我:“现在入局晚不晚?”我看了眼他半年没更新的公众号,叹了口气。
红海淘金三板斧
抢滩登陆:专扒竞品评论区,把顾客抱怨变卖点(某学员靠这招在美妆红海杀出血路)
搭车卖票:追着知识付费大佬,开发他的课程实操手册,定价只要1/10
给卷王递刀:开发同行专用工具,我们卖的选书软件月入二十万,比卖书还赚
上个月见图书圈“卷王”,他笑着亮出手机:“67个账号全靠AI养着,你们喊内卷时,我在给机器喂指令呢。”
记住这理儿:
羊群才怕狼多,
饿狼只管肉鲜。
你攥着刀闯进人堆那刻,
九成举着空拳的对手已经开始腿抖。